环境试验设备温湿度校准装置操作规范
1.目的及适用范围
为了严格执行JJF1101-2003《环境试验设备温度、湿度校准规范》,使校准工作更加规范化、程序化,特制定本规范。本规范适用于环境试验设备温度、湿度计量性能的校准。2.编写依据
JJF 1101-2003《环境试验设备温度、湿度校准规范》3.技术要求及技术条件
3.1环境条件
温度:(15-35)℃;
湿度:(30-85%)%RH;
气压:(86-106)kPa3.2设备周围应保持清洁、无强烈振动及腐蚀气体,远离冷、热源。3.3设备应有良好的气密性,从而保证温度、湿度不散失。4.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
名称 | 型号/规格 | 准确度等级/不确定度 | 测量范围 | 仪器编号 |
温湿度场 巡检仪 | PR | U=0.30℃;k=2 U=1.0%RH;k=2
| 温度:(-30-300)℃ 湿度:(0-100)%RH
| 205190311516 |
5.校准方法
5.1仪器使用前的准备
首先检查仪器的使用状态,装好U盘和所需检测探头;然后打开电源开机,根据要求设置好仪器,最后设置好所需任务。
5.2校准温湿度点的选择
校准温湿度点一般应选择设备使用范围的下限、上限及中间点,也可根据用户需要选择实际常用的温湿度点。5.3测试点的位置
测试点的位置应布放在设备工作室内的三个校准面上,简称上、中、下三层,中层为通过工作室几何中心的平行于底面的校准工作面,测试点与工作室内壁的距离不小于各边长的1/10,遇风道时,此距离可加大,但不能大于500mm。如果设备带有样品架或样品车时,下层测试点可布放在样品架或样品车上方10mm处。5.4测试点的数量
温度测试点用A,B,C…字母表示,湿度测试点用甲、乙、丙……文字表示。
温度测试点为9个,湿度测试点为3个,0点位于中层几何中心。
5.5温湿度的校准
按规定布放温湿度传感器,将试验设备的温湿度控制器设定到所要求的标称温湿度,使设备正常工作,至少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。每2min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温湿度一次,在30min内共测试15次。5.6交变能力检查
交变能力的检查按GB/TV2423.4-1993中5.2.2,5.2.3方法进行。
6.数据处理
6.1温度偏差计算:
△td=td-t0
式中:△td——温度偏差,℃
to---中心点n次测量的平均值,℃
td----设备显示温度平均值,℃
6.2温度均匀度计算:
式中:△tu--温度均匀度,℃
n---测量次数timax--各校准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高温度,℃
timin--各校准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低温度,℃
6.3温度波动度计算△tf=士(tomax-tomin)/2
式中:△tf--温度波动度,℃
tomax--中心点n次测量中的最高温度,℃
tomin一中心点n次测量中的最低温度,℃
6.4相对湿度偏差计算:△hd=hd-ho式中:△hd---湿度偏差,%RH
h。--中心点n次测量的平均值,%RH
hd---设备显示湿度平均值,%RH6.5相对湿度均匀度计算:
环境试验设备在稳定状态下,在30min内(每2min测试一次)每次测试中实测最高相对湿度与最低相对湿度之差的算术平均值。用干、湿球法校准相对湿度均匀度时,按GB6999-1986查相对湿度表。
式中:△hu--湿度均匀度,%RH
n---测量次数himax--各校准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高湿度,%RH
himi-各校准点在第i次测得的最低湿度,%RH
6.6相对湿度波动度计算:环境试验设备在稳定状态下,工作空间中心点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量,即中心点在30min内(每2min测试一次)实测最高相对湿度与最低相对湿度只差一半,冠以“±”号。
△hf=±(homax-homin)/2式中:△hf--湿度波动度,%RH
homax--中心点n次测量中的最高湿度,%RHhomin一中心点n次测量中的最低湿度,%RH
7.校准结果表达经校准的环境试验设备出具校准证书。
校准证书应给出:温、湿度的偏差、均匀度、波动度及校准结果不确定度。8.复校时间间隔环境试验设备的复校间隔自定,建议最长不超过2年。